最新資訊

富足的內在生活

從瑜珈動作的移動中學習,每一次的練習更了解自己身體,學會如何從身體開始調整生活。

從生活放鬆內在的心,領悟中學習聆聽自己的內心的聲音,簡單的生活富足的內在,自然可以富足身邊的每一個人。


“Health is wealth. Peace of mind is happiness. Yoga shows the way.” - Swami Vishnu-devananda.

2012/6/8

VIPASSANA─10天內觀


內觀
在2012年五月中出發內觀
第一~三天觀察呼吸(觀息法)
專注觀察自己每個呼吸的感受,為的是要讓自己的心穩定專注,在第二天真的是非常的挑戰,因為能做的事情一模一樣,只有觀察呼吸,也看到自己心裡的浮躁出現又消失,因為能做的是只有打坐觀察呼吸,應該說自己說服自己了,也在過程發現細微的感受,開始覺得自己好像在做研究一直在做研究觀察自己。
四~六天開始(內觀法)
在前三天的感受的訓練後,開始教我們內觀的方法,就是從頭頂開始掃描、手、身體、背部、腿,掃描身體的感受,對於不舒服的感受一樣不理會,不要關注它,不斷的掃描身體,並漸進的用不同方向來掃描觀察身體各個部位。
第七~十
最後的三天,我們開始對於身體會痠痛、麻、各種不舒服的感受,去抽絲剝解的觀察疼痛的中心點、延伸的範圍、並用平常心的去看著這個疼痛,並讓心理感受疼痛慢慢退去的感覺。到最後我們流暢的掃描全身,並用平等心去看待所有的感受,會發現疼痛會出現也會離開的定律。
十天的內觀:

在這十天的過程中,真的把我的人生重新掃描一次,
當開使用移動式的方式來觀察身體各部位時,
我的頭腦就開始打轉到我的回憶裡,那一幕幕真的是非常的清晰,
但是我發現我在看這些畫面的角度真的就像旁觀者一樣,
在觀察自己的感受,在消化、接受這些畫面,
其實這些回憶一直都在我的記憶裡從沒有消失,
但是這次的出現我的心真的很平靜,就像瑜珈說的少了很多的ego(自我),
在這時候我也在觀照內心到底最在意的是甚麼,
出現的是哪一段回憶,真的很有趣,
有一些真的是藏在很深的回憶裡,竟然出現,也在觀察我......... ?
清楚的看見自己﹍﹍
我在想甚麼?我在意甚麼?我在做甚麼?也在思考之後,清晰的重整自我,我可以做甚麼?
內觀 ─ 保持平等心         VS.          分別心、接受Acceptance
內觀的開示中提到的平等心,讓大家了解所有好事和壞事的發生一定有它的原因,困難會來也會走、這是萬物不變的定律,我們可以選擇一個好的方式去看待它、處理它,平等心去看待所有的事,說到我們就是因為不能用平等心去看事情,我們的心總是一直排斥著這個定律之所以痛苦、傷心、走不出自己的心,並且把一切的錯都往外投射,也讓周遭的人感受到痛苦,就讓一切的不斷的惡循環下進行著,因為我們只接受開心的事。這就好像瑜珈的練習希望大家的心是沒有分別心的包括人事物、成功失敗一樣平靜的去看待,在面對困難時心要先接受,自然你會知道處理的方法。如果可以把這些困難當成是我們進步的工具,好好的去面對它,一定會有好的收穫。

布施在學習不貪心
其中說鼓勵大家布施,其實除了幫助別人之外,在更深層的意義是,讓我們學習不貪心。這句話讓我很深刻,大家都覺得布施是要幫自己積福德,其實深層的涵義要讓大家學習不貪心,大家的心也會變得更純淨些,也會更和平。
學習控制心
對於控制心我一直很疑惑,有些時候覺得很合理,也些時候我總覺得怎麼會違反自然的去"控

制"自己的心呢?那不就太痛苦了,不是說身心合一嗎?


原來人的慾望是無限的,貪心是可以培養的,如:我要有大房子、要有好的裝潢、好的配

備、要有更多更多......當擁有很多時,就會很怕失去,心慢慢的被養大了,也越來越執著,

狂妄的心變得難以控制因為想要更多,失控的心,人們會用不同的方式達到目的,也就是痛

苦的開始,因為心的已經失去平衡了,已經分不清楚是"想要"還是"需要"的時候,連自己也覺

得困惑了。因為有時人們只是用這種方式來滿足自己內心的空缺,有如保護色,掩飾自己

自信心、用外顯的方式得到滿足,但是心理的空缺還是一樣在....,那都是因為我們不了解自

己的心所做出的行為而我們全然不知,也就是無知的開始。



其實控制心的目的,是要我們當自己心的主人,而不是隨心所欲的讓心操控我們的身體,有

時因為隨心所欲,當沒控制好時常常會傷害自己的身體甚至週遭的朋友,像是語言的傷害這

都是負向能量的傳達,相對的這個負向能量就會不斷的循環,這樣的人其實是最脆弱的,比

一般人的承受力更低,又是不斷循環的失控循環著,這唯一解套的方式只有靠自己的改變,

因為自己就是這個循環的開端。

打坐內觀  VS. 練習瑜珈
這兩者看似是用不同,其實他們一樣的都是在修心,一樣用旁觀、第三者的角度在觀察自己

內心的感受。

打坐內觀過程中的背痛、腳痠,我是用甚麼樣的心態來面對我的背痛、腳痠,投射到生活其

實我們就是用一樣的態度在處理這些痛苦,在內觀時他們不斷的提醒我們用平等心去看待,

接受自己也接受一切不適感...;

在練習瑜珈時,專注在瑜珈墊上,看著自己的身體動作力量,當遇到困難、吃力的動作,我

心理會選擇放棄、還是嘗試、嘗試時跌倒了,會沮喪,還是慶幸找到力量的關鍵點,這過程

還是用旁觀者的方式在觀察自己心、自己的內在。



打坐時
一直觀察別人,也不會看到自己;


練習瑜珈時不斷跟別人做比較,就看不到自己心和身體。

在煩亂的生活,如果我們可以有平靜的心,一定對生活有幫助,因為我們是讓我們心變堅

強,並知道自己的力量,讓自己更勇敢的挑戰,更平靜、冷靜的面對。

原來我們一直在學習的是一種生活的藝術,
在學習的是一種生活的態度,更懂得自在的面對。


AMY      YOGA

2012/6/6

ACCEPTANCE─接受


<Prathap老師小故事分享 - Acceptance 接 受 >
今天我們要講的是「接受」。
我們練習的第一步就是要去學習如何「接受」(Acceptance)
在某一個瑜珈經裡有提到, 「接受」是第一個階段,
接受「這個跟那個」;接受「這裡或那裡」;接受「內在或外在」;
接受兩個極端。
例如說剛開做瑜珈的時候,試著先接受自己,如果自己很僵硬,就接受自己很僵硬的狀態,不要勉強。
不要因為自己很僵硬而恨自己, 接受並消化它,
以上這是指接受「這個」 (Accepting this)
接受那個(Accepting that)是指接受你以外的一切 (apart from you) – 譬如說接受這個教室,周圍的事物、環境, 也接受這個老師。

有時候接受老師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,譬如說你是位醫生,你也許會覺得這個老師好像對身體一點都不了解。
或著說你是一位教授,你就會挑掦老師的語病,
試著接受每件事情 - 接受自己,接受老師,接受一些其它的條件。
接受「這個」跟「那個」也意味著接受「好的」和「壞的」 ,
接受好的事情比較容易,接受壞的事情比較不容易。

如果某個觀念對你來說是比較中聽的、舒適的, 你就會比較容易接受,但如果是與你所學的哲理或所知的觀念相反你就比較不想接受。
所以這個經文的重點就是說,接受這個與那個: 接受你喜歡的與不喜歡的,
惟有跨出這第一步後,你才能開始以完整的心態進入練習。

譬如說你沒有接受這個教室的話,就算你上完了,但是你並沒有完成一個完整的練習,你的心好像被什麼打了一下 悶悶的。在開始練習之前,不論好的或是不好的(狀況) ,你都試著先接受。

我的老師有告訴我一個小故事來說明這個詩,
從前有個老師,他有很多的門徒,有一次他們必須要朝聖,他們需要越過七座山才能達到濕婆神的廟。
他們一邊旅行,一邊還要把食物及家當帶在身上,
三天之後食物吃得差不多光了,在山上他們也找不到更多的食物了, 因為山上下很大的雨,他們要在山洞裡待上個兩天。
有一天他們幾乎完全沒有吃東西,這個老師有一個習慣,在他每天就寢前會依照往例感謝濕婆神, 感謝您給我美好的一天。
但是那一天所有的門徒包括這位老師都是非常餓的,但是這位老師還是坐著冥想的姿勢準備開始感謝濕婆神, 帶我們美好的一天。有位門徒忍不住有點生氣的說:老師,今天濕婆神並沒有帶給我們任何東西啊!
他好歹也給我吃一下梅子也好,根本今天他沒給任何東西!
老師回答說:濕婆神今天帶給我們的是 「飢餓」 (hunger)

雖然是好笑的故事,接受「飢餓」也是一種接受,並不是說接受食物才是接受。
 (
同堂加贈)
今天要做一些呼吸的練習,首先做 「Kapalapati"頭顱發光法」。
Kapala」這個字是指"頭顱"的意思。
Pati」意指「光亮,發亮」。
Pati」也有另一個意思 「輕」, 「沒有重量」 。

頭顱發光法的意思就是說這個呼吸練習會讓你感覺頭顱比較亮、比較輕。
也就是說你練習這種呼吸法 (隨著經驗)愈練愈快之後 ,血液循環也會跟著快, 這種(呼吸練習帶來的)振動會影響到我們的頭腦 (our kapala) ,降低你的思考程序 (thinking process) , 練習之後你會覺得腦袋會感覺比較輕。
p.s.
老師也提到 ,最好是早上做, 上廁所之後吃早餐之前。
轉貼於0120216 Yin & Pranayama @ Yoga Journey
Teacher: Prathap / Black P 
Translated by: Ruby Wang
Assisted by: Stacey Lee